朱政鸣男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名誉主任在岗
最高学历:六年制本科
毕业学校:北京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系
毕业时间:1970年7月
最高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职称:主任医师(正高2级)、教授、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从医年限:47年(1970.07毕业参加工作)
担任学会、协会、医学杂志编辑部等学术单位职务:
1994年1月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市神经外科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1996年4月任四川省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8年9月2010年7月任中华医学会重庆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重庆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颅脑外伤专业学组前任全国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重庆市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前任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创伤与修复学会前任全国委员
2000年6月至今任重庆市卫生专业技术高评委
2002年7月获重庆市卫生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1年2月获重庆市“百佳优秀医务工作者”称号
2008年12月获中国医师行业最高奖第五届中国医师奖
2002.6.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会员,世界脑研究协会会员(2001)
《重庆医学》、《中华创伤外科》杂志审稿人
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医学)专家
重庆医科大学医学司法鉴定专家
重庆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司法鉴定(医学)专家
重庆市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
主要专长:
擅长对严重颅脑外伤、脑干损伤、颅内血肿、严重多发伤、高血压性脑出血、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脑肿瘤等疾病的急、平诊救治。在颅脑外伤、脑血管疾病的手术及脑及脊髓肿瘤手术治疗等方面经验丰富。其带领科室的急症神经外科水平迈入全国领先行列,得到同行认可与尊重,成为重庆急症神经外科的领先学科。是该院神经外科奠基人之一。
80年代在全国首先报告脑压表脑室法颅内压监护,《健康报》报道:开创颅内压监护的新方法。9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采用前瞻性研究,对严重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早期作出预后判断,判断符合率97.6%,达国内先进水平。通过研究,在国内率先提出MoyaMoya病并非孤立的颅内血管病,为其诊治开启了新思路。此后在国内领先开展创伤评分的引进与推广,提高了创伤救治水平。1997年,在国内首先开展用含人的BMP骨诱导成骨材料,诱导非骨细胞变成骨细胞,对创伤性颅骨缺损急诊手术中一次性完成自体修复,有悖传统观念,开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采用此研究成果,一年可节省经费四十八亿元以上,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1998年12月86期,在第一、二套节目中播出。
2003年以来,进入国家级科研课题组,研究“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颅内血肿疗效及效益再评价研究”、“微创清除技术治疗急性脑出血最佳手术时机研究”。快速地实施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已成为我科急诊急救的主要抢救措施之一,为挽救生命垂危、脑疝病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要科研项目:
作为课题负责人、主研人,完成省级科研课题获奖5项: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获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重庆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卫生部推广项目《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微创技术推广应用二等奖”1项。
1、脑复合剂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研究
1996.5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创伤评分的引进及推广应用研究
1996.12获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3、严重颅脑损伤昏迷病人的早期预后判断
1997.12获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三等奖
4、BMP诱导急性创伤性颅骨缺损急诊术中一次修复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2000.6获重庆市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2.6获重庆市科学技术三等奖
5、微创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2004.9获卫生部推广项目《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微创技术推广应用二等奖”1项。
发表的文章:
近年来,在国内主要医学杂志发表及参加全国及省级专业学术会议76篇,参加国际医学专业学术会议4篇,其中1篇大会英语发言。近三年来,指导下级医师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时间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
---|---|---|---|---|---|---|---|
上午 | 普 | ||||||
下午 | |||||||
夜诊 |
电话:02363692008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健康路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