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09月-1989年07月就读苏州医学院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95年09月-1998年07月就读苏州医学院外科学(普外)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89年03月起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住院医师、助教;
1996年11月起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讲师;
2001年12月起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2012年02月起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任普外科及肿瘤科主任医师
2005年03月起任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科主任
学术任职
ThepresidentofSinoAmericanCancerAssociationInc.中美癌症协会副主席
中国医院协会医疗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MTA)胃肠肿瘤MDT专家组副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肿瘤营养学组成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胸部肿瘤分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
江苏省免疫学会第一届肿瘤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抗癌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
江苏省抗癌协会第一届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医院协会肿瘤医院分会委员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第一届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培训交流中心肿瘤医疗及区域产学研项目联盟理事会苏州分会理事长
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专业组组长
科研情况
先后公开发表本专业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IF)80余分,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成功申报本专业科研课题1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3项,省级课题3项;获得科学技术成果奖12项,其中省部级3项;累计承担国际、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50余项。
临床诊疗成果
1,认真推行恶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遵循循证医学的结论和NCCN指南的原则,实施恶性肿瘤患者的规范化治疗,医疗水平获得了同行的认可、社会的认同和病人的好评,科室规模迅速扩大,收治病人迅速增加,目前每年收治各种恶性肿瘤患者6000余人次,在苏州市各级医疗机构中名列前茅。
2,积极倡导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开展甲状腺、乳腺、肝脏、胆道、胰腺、脾脏、胃、肠、腹壁、腹腔、腹膜后等恶性肿瘤的手术、化疗、介入、免疫、姑息等序贯治疗及综合治疗,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提高了疗效。
3,开展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利用手术、介入穿刺活检等技术和手段获取肿瘤组织标本、血液等材料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选择疗效好、毒性低、无原发耐药的分子靶向药物和化疗药物,并在疾病进展时检测继发耐药以及三线以上治疗时筛选高效低毒的药物,指导实体瘤患者的个体化用药,目前已开展500余例次,提高了疗效,降低了化疗的毒副反应,许多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
4,积极引进新技术,在苏州市率先开展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实体瘤尤其是黑色素瘤、肾癌、前列腺癌、B细胞淋巴瘤以及消化道肿瘤等对免疫治疗较为敏感的肿瘤,开展CIK、DC、DCCIK的免疫治疗,目前已开展1000余例次,许多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
5,积极开展实体瘤的临床研究:自从医院批准为国家临床试验机构以来,共承担临床试验50余项,其中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3项,为提高疗效、规范治疗、减轻患家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时间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
---|---|---|---|---|---|---|---|
上午 | 普 | 普 | |||||
下午 | |||||||
夜诊 |
电话:0512-68282030(总机),0512-67783413(急诊)
地址:苏州市三香路1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