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地医生介绍
1989年毕业于首都医学院儿科系,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1994年晋升主治医师,2002年晋升副主任医师,2008年晋升主任医师。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硕士学位。2003年2006年参加北京市首发基金《儿童过早搏动的调查及过早搏动儿童远期预后》课题,作为参加者和结题负责人;参加《营养转型期儿童成人慢性病综合性防治》中高血压儿童的长期追踪及临床诊断标准的拟订,现场血压测量及随诊。参加北京市首发基金《川崎病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估测、早期诊断和临床干预》课题,作为首都儿科研究所课题负责人。2006年获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教师奖”;2006年2009年参加北京市首发基金《朝阳区儿童先心脏病网络筛查》项目,作为首都儿科研究所负责人,参加对基层保健人员的培训、指导和检查。作为课题骨干,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脂肪代谢调控与肥胖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中的课题,关于儿童肥胖的遗传调控与体内外环境作用机理研究。2012年度首都儿科研究所“科技北京”领军团队的骨干成员。毕业后一直从事儿科临床工作近30年,管理心血管病区及门诊工作,熟练诊断处理心血管疾病及小儿内科常见、多发疾病,积累了较多临床经验.参与在儿科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擅长疾病:小儿内科常见病;儿童重症心肌炎、心律失常、川崎病合并冠脉瘤、心肌病、心功能不全、风湿性心脏炎、先天性心脏病诊断、高血压预防、诊断及治疗。例子:1、患儿女4岁。主因“发热2天,惊厥5次”入院。心电图提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诊断:重症心肌炎,阿斯综合症。立即给以大剂量皮质激素、VitC、果糖、辅酶Q10、心内临时起搏器治疗。密切观察,积极抢救,5天后病情稳定,心电图好转,撤除心内临时起搏器,继续治疗4周,心电图恢复正常,可以出院观察,定期随诊2年,无后遗症。患儿男8个月。主因“发热4天,眼睛红2天,皮疹3天”入院,经过心脏彩超检查发现冠状动脉扩张,最大处8.9mm,立即给予丙球、肝素及营养心肌、血管的药物治疗,两周后血管略有回缩,继续治疗2周,病情稳定,出院治疗。长期服药随诊,心脏彩超未见血栓形成,治疗6年余,冠脉血管恢复正常。停药后未见复发,小儿生长发育正常,心功能正常,体力活动同正常儿童。
赵地医生出诊时间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心脏内科
普普通门诊
特特需门诊
时间 | 周一 | 周二 | 周三 | 周四 | 周五 | 周六 | 周日 |
---|---|---|---|---|---|---|---|
上午 | 普 | 普 | |||||
下午 | |||||||
夜诊 |
赵地医生的联系方式
电话:010-114(预约挂号),010-59616161(医院总机)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