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职务国家级心理治疗师,省心理咨询师评审专家,河南行为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河南全民健康心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精神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省精神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精神药理学会委员。专业特长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对精神心理科的多种疾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睡眠障碍的诊断及药物、认知行为治疗,对强迫症,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儿童期精神病等的诊治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成果“儿童抽动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自我意识与免疫功能的研究”于2004年获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二等奖;“神经电生理技术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价值”于2011年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认知、睡眠、自主神经功能及单胺类神经递质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应用”于2012年获河南省教育厅技成果一等奖。曾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基金合作课题《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影像及DNA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研究》,参与课题多项。主要著作主编或参编著作《抑郁症的诊断、治疗与护理》、《精神病学》、《实用临床症状的鉴别诊断》等。业务经历1990.102008.03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任医师、主治医师2008.032014.07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任副主任医师、科副主任2014.072017.11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任主任医师、教授,科主任2017.11至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成军,男,医学硕士,主任医师、教授,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擅长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睡眠障碍的诊断及药物、认知行为治疗,对强迫症,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儿童期精神病等的诊治亦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在河南省精神病医院任精神科临床科室主任,在儿童少年精神科、普通精神科工作多年,后调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表SCI及中华核心系列论文30余篇,项目“神经电生理技术对抑郁症患者的临床价值”、“认知、睡眠、自主神经功能及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对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应用”、“儿童抽动障碍患者认知功能、自我意识与免疫功能的研究”分别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科技厅科技成果二等奖。主编或参编著作《抑郁症的诊断、治疗与护理》、《精神病学》、《实用临床症状的鉴别诊断》等。主要成果发表有《儿童与青少年情绪障碍研究》等论文50余篇,《精神分裂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河南省科技厅二等奖。《家庭行为阳性强化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获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获科技创新奖。共获科技成果奖5项。获国家专利1项。主要著作著有《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疑难精神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等著作8部.业务经历1984年2003年:河南省精神病院工作,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03年至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从事精神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李淑英: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科主任。国家级心理治疗师,省心理咨询师评审专家,河南行为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河南全民健康心理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精神医学会副主任委员,省精神医师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精神药理学会委员。1984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参加全国首届精神科青年骨干医师培训,一直从事精神心理专业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抑郁症、焦虑症基础与临床,精神心理问题的药物及心理治疗,尤其是青少年的心理和精神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失眠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儿童、青少年情绪行为障碍药物与心理综合治疗。对精神心理科疑难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与治疗水平。发表有《儿童与青少年情绪障碍研究》等论文50余篇,《精神分裂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获河南省科技厅二等奖。《家庭行为阳性强化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作用》获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及心理治疗》获科技创新奖。共获科技成果奖5项。获国家专利1项。著有《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疑难精神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等著作8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