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博士研究生阶段开始,一直从事细胞衰老与肿瘤抑制的机制性研究工作,围绕细胞衰老关键基因p16的转录调控进行系统、连续的研究。先后对调控p16的上游转录因子Sp1,Sp3,E47以及参与表观遗传调控的重要蛋白家族Polycomb进行过深入细致与系统的研究工作。在英国剑桥期间,师从国际上首个发现并阐明细胞衰老异染色质结构SAHF形成机制的Dr.MasashiNarita,从事癌基因Ras诱导的细胞早衰过程中由组蛋白甲基化(H3K9me3,H3K27me3)所致的异染色质形成与染色质重塑的表观遗传学机制研究,并主要围绕Polycomb中PRC1中的CBX4,CBX6以及PRC2中的EZH2在癌基因Ras诱导的细胞早衰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发现了Polycombcomplex中不同组分在衰老进程中巨大的表达差异性以及功能的互补性;同时意外的发现了CBX4的一个可变剪切体,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鉴定。回国后,将学到的理论与技术应用在国内的课题组,并从组蛋白修饰与异染色质形成等表观遗传学角度解析了在细胞衰老过程中某些基因如FOXA1,CSIG,WWP1以及p33等表达明显异常的机制。工作经历2012.02迄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医学部流动项目主任2007.082015.07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系副教授2007.092010.02CancerResearchUK,CambridgeResearchInstituteDepartmentofOncology,UniversityofCambridge,Chinafellow英国癌症研究院剑桥研究所/剑桥大学癌症系,博士后2004.82007.8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系讲师2001.72004.6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系博士研究生1998.92001.7吉林大学卫生部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1996.71998.8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教研室助教1991.91996.7西安医科大学预防医学系本科生科研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500082,No.31071206);作为学术骨干,参与卫生部重大传染病专项1项(2013zx10002002);并曾作为学术骨干参与过2项973项目(2007CB507400,G2000057001)和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已发表几十余篇科研论著,分别发表在MolCell,PNAS,EMBOJ,JBiolChem,MCB,FEBSLett,Immunology,PloSOne等主流期刊。目前尚有2篇SCI论文正在review之中。2006年作为第4完成人,荣获教育部高等院校自然科学一等奖。作为硕士生导师,协助他人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独立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