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容与艾灸
艾灸,是通过燃烧艾叶或者艾草来熏烤人体的特定穴位或者部位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手段,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外治方法。通过艾灸可以刺激人体相关穴位,调节身... 详细»
2019-12-03 17:07
-
脾虚类型
脾虚,在中医上主要分为脾气虚和脾阳虚两类。 脾气虚有可分为脾气虚、脾虚气陷及脾不统血三证,脾气虚患者,常表现为腹胀、纳少、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等... 详细»
2019-12-03 21:39
-
肾虚和肾寒的区别
对于肾虚,它主要分为肾气虚、肾阳虚及肾阴虚三种;肾气虚无明显阴虚或阳虚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眩晕健忘,小便频数,遗精,气短乏力。肾阳虚主要... 详细»
2019-11-22 22:17
-
脾虚型腹泻
脾虚腹泻,大致可分为两类:湿热及寒湿。湿热腹泻主要因患者饮食习惯偏于油腻、辛辣等导致,湿热证出现腹泻的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大便稀溏,一天数次,腹部... 详细»
2019-11-14 21:11
-
脾虚会导致肺有问题
在中医上脾和肺的关系密切,二者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两方面。 如果脾脏病变会影响到肺,比如脾气虚损时常可因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而导致... 详细»
2019-11-14 20:45
-
湿热证是指什么
中医上湿热证的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感,自觉发热,但测量体温正常,午后及夜间这种症状较明显,容易出汗,出汗以头部及前胸后背汗多,一般为黄粘汗,大多有... 详细»
2019-12-09 16:51
-
瘰疬辨证类型有几种
瘰疬,根据临床表现、舌苔、脉象等辨证,可分为三种证型: 1.气滞痰凝型:这类患者可见肿块大小如豆粒状,一个或数个不等,肿块皮肤与正常皮肤无异,肿... 详细»
2019-12-05 21:26